翻页   夜间
智思范文学屋 > 文坛缔造者 > 214 祝他安息(三月你好,所以求票)
 
  “真的?”

  听到叶怀瑾的话之后,老刘眼前一亮,显得十分开心。

  不过叶怀瑾侧过脑袋,看着他,随后指了指手里着的那个手稿,很平静的问道:“你觉得他写的是什么?”

  说完这句话之后,又想到了什么,立马补上了一句话:“不要说写的是他这种无聊的话语,我想听到你的真实的想法。”

  “真实的想法……我读这本书的时候,有些不舒服。”

  看着叶怀瑾没有说话的欲望,刘温延知道他没有听到他想听到的。

  但是,他又想要听到什么呢?

  老刘思索了一会,不过他也不确定是不是能够说出叶怀瑾想听到的。

  他在脑海当中组织了一会语言,然后喝了一口水。

  “这本书我之前在千江的时候读过一点,然后在飞机上也读了。

  我觉得,这个故事让我隐隐约约看到了你的身影,不是你这个人,而是那种偏向于灰冷尖锐的现实主义风格。

  在银行工作,长得一般,业务凑合,有老婆孩子,勤勤恳恳养家糊口,不爱说话,但如果开口说话,说的话也多半无趣无味——总之形象非常白开水,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。

  这样的人很多,多到简直都不需要刻意的寻找,随便跑到大街上面抓一把就能抓出来。

  这样的人充满了我的生活,甚至,我自己都是这样的人。

  然后这本书就感觉告诉你,这样的一个人突然之间离家出走了。

  然后再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他成为了一个画家……

  可笑的画家。”

  老刘说到这本书的时候,他的情绪波动的很是厉害。

  其实他刚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,就有一种感觉,似乎最后会是一个悲剧。

  虽然现实当中并没有存在生死决别,不过能够从文字当中看出来,陆墨在对自己的过去告别。

  “后来我继续读了下去,事实证明,它不是一个追梦人如何历经艰险实现辉煌的励志故事。”

  老刘深深的看了叶怀瑾一眼,他不知道叶怀瑾怎么想,但是这是他最真实的想法。

  是的,他最真实的想法就是:

  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,那个被陆墨创造出来的“陆墨”却在追逐他的噩运。

  叶怀瑾一直都在听着。

  因为他的本身的原因,很善于倾听,而不善于诉说。

  就算是诉说,那么也全部都揉进了文字当中。

  就如老刘说的那样,这本书当中陆墨疾步如飞,如愿以偿的追上了他的噩运,只是发现并没有用处。

  于是,接下来的五年当中,贫困交加,躺在泥房子当中奄奄一息。

  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一劫难,沦落为了一个街头的拾荒者。

  最后跑到了乡下,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村子当中,自我流放。

  那个时候的他,身患麻风病,双目失明。

  一场大火把他带走了,同时也带走了一切的画作……

  最后的结局很凄惨。

  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的做加法,而这个“陆墨”做的是减法。

  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,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。

  所以他拒绝再做“丈夫”、“爸爸”、“朋友”、“同事”,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,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,最后一抬脚,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。

  这样的人当然可恶。

  他的眼里只有自己,没有别人,自私,没有责任心,不屑和“社会”发生任何关系。

  但他又很无辜,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,甚至没有自己。

  他不是选择了梦想,而是被梦想击中。

 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“我必须画画,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”。

  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,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。

  梦想多么妖冶,多么锋利,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,逃向功名,或者利禄,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。

  但是他拒绝成为“人们”里面的那个“们”。

  满地都是六便士,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。

  叶怀瑾虽然不知道刘温延的朋友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  不过文字是不会骗人的。

  而刘温延说着说着也是突然之间意识到。

  陆墨写出来的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故事。

  文中的那个人,那个陆墨成为了为梦想癫狂,死于梦想的人。

  这,一定是他埋葬他过去的青春。

  算是赎罪吗?

  叶怀瑾之前和他说过一些文章当中的一些细节。

  在阑珊斑驳的光线当中,老刘的脑海当中出现了一个画面。

  一间简陋土屋里,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,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,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——对,那时他已经失明,只能聆听颜色,金色是高音,黑色是低音,白色是微风,红色是尖叫。

  这可能就是绝对的宁静。

  文章当中没有写那场火灾是怎么发生的。

  只是说,最后发现他的时候,全身焦黑,蜷缩在一起,手里捏着的是,一张焚烧的差不多的照片,照片上面是他的妻子……

  老刘此时发现叶怀瑾的那个习惯也能理解了。

  因为他也正在看着院子里面那颗老树。

  似乎想那些事情的时候,都会无法自拔的看着那棵树。

  而当他转过头的时候,叶怀瑾已经提笔写字了。

  “这本书能够读到什么?

  有的人读到了孤独:

 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。

  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,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;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,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、不确定的。

  有的人读到了绝望的爱:

  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他的伤害,但是永远不能原谅他对她做出的牺牲。

  还有人读到了艺术的真谛或是那些无可救药的乡愁:

  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。机缘把他们随便抛到一个环境中,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伙。

  但我却读到了一个再渺小不过的生命,为了遵循自己的内心,宁愿付出财富亲情,甚至是生命也在所不惜——这种选择,与其说是主动的选择,倒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的接受,接受我们内心的渴望在召唤。

  毕竟这种渴望,即便我们能够逃避一时,也逃不了一辈子。

  所以,祝他安息……”

  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